【終結放榜新聞:拒絕「成功」模板,停止製造神話】連署
這份連署書的目的是:希望透過一定數量的連署,即使不具備實質法律效力,讓學校、媒體和整個社會聽見反對放榜新聞的聲音。因此,連署採具名公開形式進行,以達成公開發聲的效果並提高連署效力。並且本連署會在這個星期六(2/23)與承諾書一併交給高雄中學和高雄女中的校長與使用於聲明稿中。

在參與連署前,請先確定你是否同意:
一、在本連署書中所填資料將公開於連署名單中。
二、為避免惡意破壞,主辦單位保留有修改連署資料之權利。
【終結放榜新聞:拒絕「成功」模板,停止製造神話】論述
下星期一(2/25)學測放榜日在即,考生在等、家長在等,他們緊張得合情合理。但台灣特有的風景是:放榜日在即,校長在等、媒體在等、學校在等,整個社會都在等。


等什麼?他們等的是:一放榜,採訪通知發出去,記者進到學校來,滿級分榜單貼滿滿。每年一到這個時候,報紙版面上、電視新聞台裡、人人口中比較的,都是「哪間學校有多少個滿級分」。彷彿「成功」就只有那個樣子,學生的生命裡就只有這點可取,學校拿學生的名字貼滿紅榜打廣告天經地義,而整個台灣也就只有這件事值得關心。

每年都是同樣的放榜新聞洗版,我們不禁要問:這樣的新聞,到底意義何在?

|被定型的「成功」,終究是升學主義的形狀|
這些新聞或許採訪了不同學校、撰寫了不同的故事,但傳遞的都是同一套「成功學」。它給定了一塊模板,告訴社會,這些能站在這裡的學生,就是「成功」的樣子——這裡的「成功」當然是學業上的、在升學考試裡取得的滿分。故這場展示不只是純粹無害的故事分享,它所傳遞的訊息再製了升學主義對「成功」的想像,把這兩個字定義在「取得好成績」的框架裡,進而要求學生去追求、選填某些普遍被社會重視的高分科系。在這樣的文化底下,學生不被鼓勵去探索或開發自己的興趣和潛能;而就算學生有了自己的志向,也時常被迫不能自主的選擇,扼殺了更多元的自我實現可能。

|「成功」只要努力?階級擺在哪裡?|
2002年,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發表論文〈誰是台大學生?〉,指出階級在聯考制度中的決定性影響,打破「聯考制度最公平」的迷思;2016年,聯考時代早已結束,駱教授再推出〈誰是台大學生 2.0〉,告訴社會:不平等並沒有隨著聯考時代一同結束。

許多學術研究都說明了,除了個人努力之外,原生家庭的階級、經濟狀況、父母教育程度等都在學生的學業成就裡佔有決定性的因素,考試從來就不是一場平等的競爭。但放榜新聞只是一味的將滿級分的學習成就當作努力的成果,對這樣的因素和不平等被視而不見,進而消去了對制度本身的反省。或許有人會說,每年的放榜新聞也包含了對出身清寒家庭和身心障礙學生的採訪,但在缺乏對制度本身根本性反思的情況下,這樣的訊息比起是對其他出身中下階級學生的鼓勵,更多成了對制度的矯飾和痛苦的來源:翻轉階級的神話(神話只是少數,更非常態),將所有制度的不平等形塑成個人不夠努力的後果。不平等的制度在放榜新聞裡逃過一劫,學生卻得承受更多的責備。

|學生的故事,社會的消遣,能有多嗜血?|
一位去年受訪的學長和我們提到,當時在校長和主任一一介紹完受訪同學後,媒體就開始追問他們「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」,如果回答沒有,媒體則會繼續追問或誘導他們說出關於自己家庭等私人資訊,甚至在四十分鐘的訪談結束後,還留了兩位「故事特別精彩」的同學下來單獨受訪。

比起表揚學生或是賦予學生話語權,放榜新聞更多是刺探學生私事,再將其剪裁為符合大眾胃口的故事,以製造話題或衝高點閱率。學生多半沒有和媒體應對的經驗,也不曉得說出口的話會如何被媒體呈現,斷章取義、做出荒謬結論更是時有所聞。那不是學生的錯,該負起責任的,是嗜血的媒體,和沒有盡到保護責任、甚至是本身就參與製造這些新聞,無視於學生可能遭到輿論傷害的校方。

|不要再推拖,終止學校和媒體的共犯結構|
放榜新聞的問題和亂象存在已久,在學生或網路社群中不時會耳聞對此現象的不滿和批判,卻從未見學校和媒體有更全面性的回應或檢討;而學校和媒體在面對關於這些現象的指責,也往往將問題歸咎到家長要求、社會期待、閱聽眾接受度等藉口,試圖在身為教育者或媒體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應有的倫理中開脫。這樣的現象絕非只是某一方的責任,而是學校、媒體、社會等多方構成的共犯結構;社會文化或結構下的不得不然也絕非藉口,學校和媒體都握有相當的權力,唯一不發起改變的理由,不過就是:他們寧願繼續把學生當成炫耀辦學成果的榜單和收視率、點閱率來源。

作為學生,我們要求學校停止在學測、繁星、第一階段申請、第二階段申請、指考、指考分發等結果放榜後,主動發送採訪通知、主動將學生成績或錄取結果資料洩漏給媒體,並拒絕接受採訪;作為學生、閱聽眾、公民社會的一份子,我們呼籲媒體停止報導放榜新聞、停止探查或報導學生個人生活和隱私、停止發佈迎合和強化升學主義觀念的新聞,而能善用第四權的監督力量,檢討升學制度中的缺失和不平等,並持續關注教育改革等議題,讓理想的教育能夠成為現實。


姓名 *
身份 *
學校 *
自學生請填自學生
參與連署前,請再次確定你是否同意:一、在本連署書中所填資料將公開於連署名單中。二、為避免惡意破壞,主辦單位保留有修改連署資料之權利。 *
「非常同意」、「同意」、「配合」當然是一樣的意思,但你知道嗎?2017年,新北市樹林高中曾經發過一張上面只有這三個選項的「課後輔導確認單」呢!(上面是全力支持、支持、和配合,不過,有不一樣嗎?)
Submit
Clear form
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.
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. Report Abuse - Terms of Service - Privacy Policy